失眠症,作为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,严重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,传统治疗方法虽多,但部分患者对药物存在耐受性差、副作用明显等问题,使得探索新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,近年来,星状神经节阻滞(Stellate Ganglion Block, SGB)作为一种微创、安全的治疗手段,逐渐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对改善失眠症状的潜力,本文旨在通过回顾分析40例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,探讨其疗效、安全性及可能的机制,为失眠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。
星状神经节阻滞概述
星状神经节是位于颈部两侧、由第6至第10颈神经前支组成的交感神经节,对调节内脏功能、血管舒缩及免疫系统具有重要作用,星状神经节阻滞通过向该区域注射局部麻醉药和/或激素类药物,暂时性地阻断其神经传导,从而达到缓解局部疼痛、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的目的,在失眠症的治疗中,SGB被认为能够通过调节交感神经系统活动,减少因交感神经兴奋过度引起的焦虑、紧张情绪,进而改善睡眠质量。
研究方法与对象
本研究选取了2018年至2022年间在我院接受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40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,所有患者均符合《国际疾病分类》中关于失眠症的诊断标准,且排除患有严重心肺疾病、神经系统疾病及对治疗药物过敏者,治疗前均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、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,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。
治疗方法与过程
治疗采用超声引导下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,患者取仰卧位,颈部略向后伸展以暴露相关区域,使用高频超声探头定位星状神经节,确认无误后,在超声引导下将含有局麻药(如利多卡因)和/或糖皮质激素(如地塞米松)的混合液注入至目标区域,治疗周期为每周一次,共进行4次治疗,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情况。
疗效评估与结果
1、睡眠质量改善: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(PSQI)作为主要评估工具,治疗前后的PSQI得分变化显示,40例患者中,有36例(90%)在治疗后PSQI得分显著降低(P<0.05),表明其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。
2、症状缓解:患者自述的入睡困难、夜间觉醒次数增多、早醒等主要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,85%的患者表示治疗后入睡时间缩短,70%的患者夜间觉醒次数减少,65%的患者睡眠总时长增加。
3、不良反应与安全性:治疗过程中,仅2例患者出现轻微头痛和颈部不适感,未予特殊处理即自行缓解,未发现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,证明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。
讨论
本研究表明,星状神经节阻滞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,对于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显著效果,其可能的机制包括:通过阻断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,减少因压力和焦虑引起的生理唤醒水平升高;局部注射的糖皮质激素可能具有抗炎、调节免疫的作用,进一步促进睡眠恢复,超声引导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治疗的精确性和安全性,减少了传统盲穿可能带来的风险。
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症是一种安全、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,尤其适用于对传统药物治疗反应不佳或存在药物副作用的患者,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不同药物组合、治疗频率及疗程对疗效的影响,以及SGB在长期随访中的持续效果和潜在机制,加强患者教育,指导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,也是巩固治疗效果、预防复发的关键,随着对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,星状神经节阻滞有望成为治疗失眠症领域内一种重要的补充疗法。